
阳光书院 2022 第二十二期
【概要描述】
阳光兔业自我学习系列
阳光书院 2022 第二十二期
<总第四十五期>

2022年10月10日
比内卷更可怕的,是“自我内耗”
在日常的工作中,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明明 一整天什么也没做,但就是感觉非常累;别人随口所说的一句 话,就让自己整天心神不定;做事总是感到焦虑,既怕做不 成,又怕别人质疑和否定。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经历,说明你正 陷入“自我内耗”之中。只有摆脱无意义的“自我内耗”,你才 能快速实现蜕变和成长。一个人的强大,是从“拒绝内耗” 开 始的。
一、内耗,比内卷更可怕
在职场上,有一个大热的词,叫做“内卷”。 很多人把内卷等同于内耗,其实这二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差 别的。内耗,比内卷更可怕。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内卷是人与人的竞争,内卷本质是思维上的“囚徒困 境”。每个人如同囚徒在困境中,没有其他选择,为了自身的利 益,只能被迫做着零和甚至负和的博弈。 比如“996”,有人想升职,就选择主动加班。你害怕自己 不加班显得不努力或者因此被炒,于是也跟着加起班来。 大家都在加班,可是公司业绩并不见得会变得更好,工资也还是那么多。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变长了,不断自我重复,自我消耗,除了累,一无所得。 内耗不一样。内耗,是自己与自己的竞争。你不用等别人 动手,自己就把自己耗尽了。内耗一般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对人的内耗
在人际关系中,因为对方反应和自己预期出现偏差,而内心沮丧失望,经常性地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之中。 举个例子,在路上遇见领导,向领导打招呼,可是领导没有听见,就没搭理。 一般人觉得没什么,但有些人就偏要脑补一出职场大戏: 领导为什么不理我?是不是我最近哪里做的不好,惹得领导不 高兴了?马上年底了,领导会不会给我的绩效打低分?会不会 扣除掉我的年终奖?他会不会我?…… 职场中,这类“玻璃心”的员工是很多的,因为别人的只 言片语,触发内心敏感的弦, 从而陷入“自我内耗”中。
2、对事的内耗
做事情总是夸大它的难度,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选择逃 避做事,将事情一再拖延,并且越拖延越焦虑,陷入恶性循 环。举个例子,老板让做月度报表,你一想到要统计各项数据, 做分析,顿时感到有压力了。你不想去承受这些压力,所以一拖 再拖。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开始变得焦虑。 最后,你匆匆忙忙做好了一份报表。但做完后,你没有感 觉到任何的成就感。 为什么?因为,你的报表是赶工出来的,质量很差。你开始 担心老板看到你报表的反应, 提心吊胆,整天心不在焉,无法 从坏情绪中抽离。 美国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曾经提到一个理论叫“情绪劳 动”。大意是指,员工在工作时展现某种特定情绪以达到其所在 职位工作目标的劳动形式。 举个例子,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在 服务的过程中,必须表现出礼貌和耐心,即使被惹怒了,也要 表现出微笑来迎合顾客。 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脑力和体力之外,付出了另外一种 劳动,亦即“情绪劳动”。内耗,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的“情绪 劳动”。因为,内耗不但拿不到结果,还会消耗你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当你长期处于心理内耗中,为各种负面情绪的裹挟时,你 的热忱和行动力就会被摧毁,工作不在状态,生活也会越来越 不快乐。
二、三剂解药,拒绝内耗
长期的自我内耗,会让你心力交瘁,一事无成。 如何解决呢?三剂解药,帮助你拒绝内耗。
1、不惑于心
大多数人之所以会陷入“自我内耗”,纯粹是“内心戏” 太多。内心戏过多,容易胡思乱想,就会产生疑虑、惶恐、担忧 等各种情绪。怎么办呢?你要整理自己的内心,不要为不必要 的情绪所左右。 如何做到“不惑于心”呢? 首先,你要找到初心。 你的愿景是什么?你要做成什么样的事情?当你搞清楚自 己的初心,找到自己想做、愿意去做的事情,内心有热爱,就 不会迷茫了。 其次,给内心做“减法”。 想得太多,内心存储了大量的焦虑、烦躁等情绪,就好像 电脑内存条超载,无法运行, 适当做减法,排除无意义的干 扰,也能更好地做事情。 最后,要做到以终为始。 当你往前走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坎坷,但是你要以终为始,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和远方,多想想自己 当时为什么干这个事情?当你能做到以终为始,就能坚定内 心,一直往前走。
2、不乱于行
做事时,如何拒绝内耗呢?你要做到“不乱于行”。 怎么做呢?有两个法子: 其一,学会拆解目标。 在面对一个高难度的任务时,你不要还没有做出尝试,就 担心自己做不好,就惧怕承担失败的后果。 你要勇于尝试,要把心思和精力专注在做事上。目标太 大,那就学会量化目标,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 标。当你达成每一个小目标,取得每一个阶段性的小胜利时, 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和热情去迎接下一场胜利,从而形成积极 循环。其二,养成写 TDL 的习惯。 事情繁杂,没有头绪。你可以通过撰写 TDL,列出每日工 作事项,让自己知道先做什么, 在做什么,合理规划时间,合 理地做事。 TDL 有三个核心点:通盘思考、要事当先、想不透的事情 持续想。 通过 TDL,能帮助你集中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 当事情减 少,也会减少你的恐惧心理, 拒绝内耗。
3、立即行动
行动,才是治愈内耗最好的解药。 自我内耗让你一直在原地打转,会极大地消耗你宝贵的时 间资源和注意力资源,更有可能让你失去一些宝贵的机会。 举个例子:你是一个创业者,你看见了一个商机,但是你却 不知道要不要做,能不能做, 你害怕会失败,想做又犹豫不
决。结果,就在这不断地纠结中白白错失了商机,然后你又感 觉懊悔无比,陷入自责和遗憾的情绪中,导致手头上的事情也
做不好。纠结无法创造价值,也带不来任何结果。想,都是问题; 做,才是答案。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的,真正能够用来学习成长、创 造价值的时间也就短短几个小时。如果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还不断地陷入纠结和内耗中,哪里还有剩余的精力做事情呢?大家都知道,乔布斯每次发布会 上都穿同样的黑色T恤和牛仔裤,扎克伯格同样颜色的T恤也经常 买了很多件。 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呢? 因为他们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而 不是纠结于穿什么,不穿什么这些零碎小事上。 与其在内耗中浪费时间,不如立即行动,正如创业酵母创始人 俞朝翎所说:“干就对了。”俗话说:“将军赶路,不追小 兔”,一个人的强大,是从“拒绝内耗”开始的,他们懂得把
时间和精力专注在重要的人和事上,而不是浪费在无意义的内 耗上。如何“拒绝内耗”呢?你要“不惑于心”,时时整理内心 的想法,排除掉干扰,找到正确的方向;你要不乱于行,在繁 复和杂乱中,去做正确的事情;最后,你要付诸于行动,在行 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无言、无能
你无为,你的下属就会无不为;你无言,你的部属就会有 很多话;你无能,你的部属就会很能干。你所要看的是他们做 得对不对,而不是跟他们去抢工作做。 组织有三个阶层:基层、中层、高层,用三个字来代表: 有、能、无。基层用有,基层重有,对于他们来讲看得见的, 摸得着的,具体的东西是最重要的;中层用能,干部一定要能 干,所以要能;当到老总,一定要无。如果你老是有,你就使得员工很难做事。你太能干, 所有干部都无能为力,所以一定要无。松下幸之助,有一次他感觉很苦恼,因为很多问题不能解 决,于是他就跑到寺庙去问一个老师傅。 他说:“请问老师傅,什么叫做管理?” 那个老师傅就拿起一个茶杯给松下幸之助,说:“你拿 着。” 然后,他就提起一个茶壶往茶杯中倒,一直倒至茶溢出 来。 松下问:“老师傅,杯子不是满了吗?” 老师傅说:“你知道杯子水满了,你就懂得什么叫管理。” 杯子要空的时候才有用,杯子如果满了,它就没有用 了。所以当一个老总,要时时刻刻维持一个空杯子的状况,才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才能够接受干部的建议,才不会自以为 是。一个人要常常记住,要把自己掏空以后,才有办法装进更 多的东西。所以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你明知道你要假装不知道
只有你假装不知道,你才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报。如果你样 样都知道,那下属还跟你讲什么呢? 我就碰到这样一个总经理,大家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他 的下属也非常头痛。他的作风是这样:下属要跟他讲话,他先 把手伸出来,如果你讲一,他就压一;你讲二,他就压二。当你讲第一句话,他说:“这个我在报纸上已经看过了,没有什 么稀奇。”你再讲第二个,他说:“这个我老早就知道了。”第 三点你还能讲下去吗?如果你说:“没了”,他说:“没了, 那你就走吧。”谁愿意跟他讲话呢?尽管他讲得都实在,没有一句话是错的。 当你的下属不愿意跟你讲话的时候,那就叫做上下不通。 上下不通,《易经》里面叫做“皮卦”。天地不交就是皮,一 皮就倒霉。“皮”就是闭塞的意思。我们要下情上达,上情下 达,上下很好沟通,这家公司才有活力。以后你的下属要跟你 讲什么话,你都要装得好像很神奇一样,从来没有听过似的, 他就越讲越起劲。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你才有分辨,才有判 断,知道他是乱讲还是讲真的。
第二,你有能力但要假装不会做。
你不会做,所有人都会做。你会做所有人都让给你做,你 就惨了。对一个老总来讲,不做事不是偷懒,因为你做的事情太多 了。你专做人家看不见的事情, 不要去做那种看得见的事情。 你要做什么呢?你要看一看,你的下属怎么突然间有块劳力士 表,你就应该很奇怪,这才是你的事。 中国人控制是全面无形的控制。很多老总看到一个下属戴了一块劳力士表,就觉得很奇怪,“他怎么会戴这个?他为什 么戴这个?这是人家送的、还是他买的?他怎么有多余的钱买劳力士?”然后一看几个经理统统戴劳力士表,就更紧张了,可见他们是分赃,这才是你要注意的。所以我与经理时讲:“当你戴了一块劳力士表,你就要讲话,你不能不讲话。”我当经理,我戴了一块劳力士表,我一定要当着大家的面说给我的老总听。我说:“长这么大了,还不知道我香港有一 个亲戚。那一天他从香港来,第一次见面,他就送我一块劳力
士表。”告诉他,这不是贪污来的,这是人家送的。我没有犯法他就放心了。有没有这个必要?绝对有这个必要。当经理要小心翼翼,不要引起老总对你的怀疑,这是你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该讲的话一句不可少,不该讲的话一句不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