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书院 2023 第十一期
阳光兔业自我学习系列
阳光书院 2023 第十一期
<总第五十九期>
2023年6月25日
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01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如此密不可分
人际交往是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上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没有一座孤岛中》所说:“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人际交往问题是大学生最常见的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会让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也更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
02 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
交往范围较小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交流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正如很多年轻人在网络上交友时幽默风趣,大大方方,但在生活中却怯于和陌生人交流,不敢表达。如今诙谐幽默的表情包成了表达情绪最便捷的方式,网络成为我们现实浓缩的投影。很多人一昧地沉溺于网络交流带来的新鲜感,却在面对面交流中感到无力。这种偏差心理会让人更加依赖于网络,现实生活中的实践交流能力随之下降,朋友圈被局限于小小的一方手机里。
固化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就和大家似乎默认湖南人都很能吃辣,北方人的外表都很粗犷同理。在人际交往中,这一定程度上会简化我们的认知过程,更快了解对方,但也会造成先入为主,导致认知的局限性,无法进一步深入。
社交焦虑
再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社交焦虑了,相信不少大学生都应该感同身受过。社交焦虑主要体现在害怕社交场合,缺乏自信,害怕拒绝等方面。有这样焦虑情绪的人,可能会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无所适从,尴尬又紧张,尤其是在人多,或者有陌生人的环境下。通常表现为说话做事吞吞吐吐,瞻前顾后,害怕自己被反驳,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绪。这些都会使我们人际交往的体验度和舒适度下降。
03 如何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1 给人留下好的初印象
初次见面,良好的初次印象往往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心理学上称之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
虽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初次见面时,整齐的着装,大方的举止,真诚的态度以及恰到好处的微笑都会让人留下好的印象,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也有利于之后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
2 学会正确衡量别人的心理
我是一个不爱吃香菜的人,每当提及,我都会言辞激烈地表示,怎么会有人可以接受香菜的味道。在无形中,我给人打上了标签。这是一种投射效应。
当别人的行为与自己不同时,我们可能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了自己所认为的“常规”。我们应该做的是推己及人、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这样才更有利于维持长久、健康的人际关系。
3 保持适当的距离感
分享欲往往被当作感情的证明,似乎朋友之间就应该坦诚,没有秘密,但人际交往中,永远不要忘记基本的界限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存在独自的个性,而事物的共性会存在个性之中。如果说友谊中的共性是连接彼此感情的润滑剂,那么个性和距离感则是保持关系稳定的加固剂。分享欲和距离感都应把握一个适当的度,不要一昧的自我输出或者排斥他人接近。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距离产生美”了。